目前美國利率期貨市場顯示,聯準會在12月第五次升息的隱含機率為80%,升息可能性非常高,此外,聯準會也將於10 月啓動縮表,使得債券投資人不免想問:「這時候是否該獲利了結了?」。事實上,從聯準會於2015年12月第一次啟動升息以來,美元計價債券仍普遍上揚的表現來看,債券市場仍具備良好之投資價值。

升息循環免驚,債市依然有勁

根據野村投信固定收益部的分析,無論是全球債、亞債、美債、歐債和新興債,升息後均能有不錯表現。投資級債在四次升息後一個月平均漲幅為0.51~0.96%,三個月後是0.82~3.96%,半年後則是0.80~9.30%。至於高收益債,過去4次升息後一個月平均上漲0.14~0.60%,三個月後是2.17~4.96%,半年後則是4.94~10.94%。可以看出,升息後債市的表現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壓抑。

縮表雖有影響,債市應可承受

縮表對於債市的影響也極為有限。聯準會於9月22日出版的報告指出,高達3.6兆美元的量化寬鬆壓抑殖利率幅度高達100 基點(bps)意即未來每縮減10億美元,會讓10年期債券殖利率上揚0.028 基點(0.00028%)。

依據聯準會預估,2017年第四季將縮減300億美元,2018年將縮減4200億美元。若使用前述推算,2017 年第四季殖利率將被推升0.8基點(0.008%),2018年將被推升11.7基點(0.117%),漲幅其實非常溫和。因此,債市應可穩固的承受縮表及升息的影響。

由此可見,升息與縮表對於債市的影響應不致如想像中的大,加上已開發國家與新興國家近期經濟成長都很亮眼,通膨壓力也從今年年初起逐漸降低,使得緊縮貨幣政策可以緩慢進行。此外,債券違約率也受惠於經濟成長而偏低,加上聯準會高度透明的貨幣政策,使得政策確定性大幅提高,利率不確定性大幅降低,將有利延續目前市場的低波動環境。

債市投資,首選亞太新興債

這樣的投資氛圍下,野村投信相對看好亞洲美元高收益債,以及亞洲之美元投資級債,想同時掌握兩個投資市場,首選野村亞太新興債券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透過野村投信堅強固定收益投資團隊,利用複合式投資策略,以亞太投資級債券為核心主軸,搭配新興市場債,亞太高受益債靈活配置,由下而上管理,在升息縮表環境下,持續追求超額報酬。現在申購,還享限時驚喜優惠!立即來電0800-008-058享優惠!